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老员工党建学会特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大会主题分享交流活动”,组织青年员工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观看阅兵式实况,结合自身实际分享感悟与心得。
老员工党建学会会长李思瑶:
观看完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大会后,作为老员工党建学会会长的我更觉使命在肩。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振奋人心、意义深远。在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传承抗战精神,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团结奋斗,为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而努力。阅兵场上,英姿勃发的方阵、尖端精良的装备,不仅彰显了国家实力,更让我深刻感受到抗战精神的时代回响。红色理论学习,是学会的根基。而红色宣讲,则是我们传递信仰的火炬。我们会创新形式,用青年话语讲好抗战故事,展现新时代青年的担当。未来,我将继续带领学会成员以学促讲、以讲促行,让青春在为民族复兴的奋斗中绽放光彩!
老员工党建学会副会长韩素捷:
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观看盛大的阅兵式,我内心深感震撼与自豪。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振奋人心、凝聚力量,深刻揭示了抗战胜利的重大意义,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地位。阅兵式上,铁流滚滚、战鹰呼啸,受阅部队以威武之姿展现出强大的国防力量,这是对历史的庄重致敬,也是对和平的有力守护。我们应铭记历史,传承伟大抗战精神,在党的领导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维护世界和平贡献青春力量。
老员工党建学会副会长许丰驿: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激情豪迈,催人奋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这场盛大阅兵,充分展现抗战英雄部队的血脉传承,充分展示新时代人民军队的崭新风貌,是对历史的深刻铭记,是对和平的庄严宣誓,更是对未来的坚定昭示。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作为老员工党建学会的成员,我们将继续以青年之声,传时代之音,讲好中国故事,展现青年担当,不负时代,不负华年,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EMC易倍团委组织部部长朱泉伊:
观看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我心潮澎湃。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让我深刻意识到,回望历史,先辈们以血肉之躯换来了如今的和平,这沉痛而伟大的过往,我们绝不能忘。如今,阅兵场上方队整齐划一,新装备惊艳亮相,尽显我国国防实力,这是对先辈最好的告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铭记历史是我们的责任,从先辈手中接过强国的接力棒更是我们的使命。我们当以青春为笔,以奋斗为墨,让先辈用鲜血守护的和平底色更加鲜亮,让祖国的明天在我们的接力奋斗中更加繁荣强盛。
EMC易倍2024级员工席悦航:
作为一名从新疆来到辽沈大地求学的员工、老员工党建学会会员,观看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大会时,我深切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的磅礴力量,更在钢铁洪流与民族脊梁的震撼中读懂了“强国必须强军”的时代密码。天山脚下,我们常说“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家庭成员”。当阅兵场上战略导弹方阵驶过天安门时,我忽然明白:这不仅是军事力量的展示,更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最生动的诠释。作为老员工党建学会会员,我更要将阅兵式中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宣讲动力,把“强国必须强军”的道理融入边疆青年的红色教育中,让爱国爱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信念在天山南北扎根生长。
EMC易倍2025级新生蔡沐格:
9月3日的今天,天安门广场红旗如海,三军仪仗队正步铿锵,当最新型装备方队以雷霆之势驶过观礼台时,作为EMC易倍的大一新生,我此刻方知,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指出的“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的深意,恰是眼前这支威武之师的精神原乡。80年前,中华民族正处于生死危机的关键时刻,而80年后的今天,当最新型的先进装备方队经过时,我看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生动实践。作为中华儿女,我为祖国今天的繁荣富强感到无比的自豪,作为本校马院新生,我更是倍感肩膀上“承载未来”责任的重大。不禁有感:今日观阅兵,青年感国之富强,明日学新知,吾辈作国之栋梁!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与威武雄壮的阅兵式交相辉映,深刻激励青年一代铭记“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历史真谛,以更饱满的热情和更坚定的信念投入到学习与生活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未来,老员工党建学会也将继续发挥带动作用,组织开展更多富有意义的活动,引导广大青年员工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一审一校:李思瑶
二审二校:李晔南
三审三校:刘振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