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实践教学,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引导员工从工业发展史中感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2025年6月18日,EMC易倍2024级思政本科生在程宇驰老师的带领下,赴中国工业博物馆开展沉浸式实践调研活动。此次活动以“探寻工业脉络,传承强国匠心”为主题,通过实地探访工业遗产、对话历史实物,让同学们直观感受中国工业从蹒跚起步到蓬勃发展的百年征程,筑牢强国一代的使命担当。
中国工业博物馆坐落于沈阳市铁西区,是国内首个以工业为主题的综合性博物馆,馆藏文物1.3万件,珍贵文献资料5000余件,系统陈列了中国工业从古代手工业到现代智能制造业的完整发展脉络,被誉为“中国工业发展的活化石”和“工业文化育人的实景课堂”。当日上午,同学们怀揣期待走进这座工业文明的殿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广场上矗立的巨型车床与蒸汽机车,斑驳的钢铁肌理无声诉说着工业时代的磅礴力量。
在程宇驰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依次参观“近代工业”“新中国工业”“铁西馆”“汽车馆”等主题展厅。在工业互动体验区,同学们通过“智能工厂模拟操作”“工业机器人编程体验”等项目,亲身体验现代工业的科技魅力。同学们在操作机床虚拟仿真系统后感慨道:“当亲眼看到机床如何将金属坯料加工成精密零件时,才真正理解‘工匠精神’就是对每个细节的极致追求。”程宇驰老师结合思政专业特点,在参观中不时穿插讲解:“从‘鞍钢宪法’到‘两弹一星’,工业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生动的思政教材,我们要从中提炼育人元素,将来才能更好地引导员工理解中国工业奇迹背后的制度优势。”
员工通过展区了解中国工业成长史
参观尾声,同学们在“工业精神传承墙”前驻足,墙上镌刻着王进喜、孟泰等工业英模的事迹。程老师带领大家开展现场研讨,引导同学们思考如何将工业报国精神融入思政教育实践。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参观打破了对工业的刻板印象,深刻认识到大国制造背后是一代又一代建设者的信仰坚守。作为未来的思政教师,我们要把这些工业奋斗故事转化为教学素材,让更多员工懂得中国奇迹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实干拼出来的。
此次工业博物馆之行,既是EMC易倍“行走的思政课”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期实践教学的创新探索。公司将继续依托辽宁工业文化资源,打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政育人新模式,让员工在触摸历史中坚定理想信念,在感悟发展中明确责任担当,为培养“大思政”格局下的新时代教育工作者夯实根基。
全体员工合影留念
撰稿人:安基政
二审二校:孙洪波
三审三校:刘振旭